或許是時候給豐田章男一個公道了。
「我欠豐田一個道歉,」曾經堅信在各國政府政策引導、監管,以及消費者偏好純電動車的趨勢下,油電混合車將迅速退出市場的摩根士丹利分析師喬納斯(Adam Jonas),在今年二月坦承,對於油電混合車的預測是錯誤的。
2023年,豐田創下營收超過45兆日圓、稅後淨利近5兆日圓(約合新台幣1兆200億元)的歷史紀錄。其中,成長的最大功臣是油電混合車,其年成長率超過三成,占豐田全球總銷量的35%。
油電車接受度從5%激增至50% 豐田逆風堅持,「人們終於看清現實」
截至2024年五月,豐田的油電混合車銷量較同期仍成長了逾兩成,表現依舊強勢。豐田在台灣的總代理商和泰汽車總經理蘇純興透露,以Lexus為例,過去只有約五%的顧客能接受插電混合式油電車(PHEV),但今年以來,統計顯示已有50%的客人能接受。
不僅是豐田,去年全球各大車廠推出的油電混合車銷量都大幅增加,總體成長率超越純電動車。
「當美國、歐洲和中國的其他汽車製造商急速轉向電動車時,豐田堅持投資其在1990年代末開創的油電混合車,這使得(豐田會長)豐田章男經常成為環保組織批評的對象。」《紐約時報》引用撰寫大量豐田文章的管顧公司Liker Lean Advisors負責人萊克(Jeffrey Liker)的說法,「事實證明,豐田章男是正確的。」
忍受多年訕笑和市場誤解的豐田,總算能一吐怨氣。
面對批評,豐田章男堅持己見
2020年中,蟬聯十多年全球汽車業市值冠軍的豐田,將寶座讓給了特斯拉。從車業、投資人到消費者,不斷抨擊豐田在電動車大戰中過於保守,進度落後。甚至在2022年,豐田汽車與石油公司一起出現在「氣候政策上最消極和最有影響力的公司」名單上。
即使如此,豐田章男還是持續逆風發言。
2020年,他說,「電動車被過度炒作。」2021年,在日本經產省宣示將以2030年代中期為目標,讓日本境內新車銷售全部轉為電動車時,豐田章男示警,「如果日本汽車要全換成純電動車,至少要再建十座核電廠。」「光靠汽車工業界的努力,是不可能實現碳中和目標。」
2022年,當歐盟電動車銷售超過110萬輛,勢不可擋時,他依舊強調:「由於正確答案仍不清楚,我們不應將自己限制在一種(純電動車)選擇上。」
2023年,純電動車銷售放緩,他多年的堅持得到認可,「人們終於看清現實。」「要達到碳中和,有很多條路可走。」
預言「電動車永遠只占車市三成」 研發新引擎、零組件,實現碳中和
最近,他甚至預言:「電動車應該永遠只會占全球汽車市場銷量的三成,其餘七成應該由油電、氫燃料及燃油車來鞏固。」
豐田章男如此堅持純電動車不是對抗氣候變遷唯一解方的原因有二。第一是,充電基礎設施的普及難度高。
他認為,全球有十億人口生活在沒有電力的地區,單一的純電車選項無法為這些人提供交通服務,不該為了製造電動車,而限制人們移動的方式和能力。豐田會繼續向這些地區如沙漠,供應車輛。「是否使用電動車,應該由客戶及市場決定,而不是由政府控制,」豐田章男說。
第二,豐田試圖降低汽車業歷經百年巨變時,對供應鏈造成的衝擊。
《日經新聞》引述管顧公司Arthur D Little Japan的估算,如果未來九成的汽車銷售都轉向電動車,光是日本在汽車零組件相關的68萬個工作崗位中,將有逾一成、約8萬人失去工作。尤其是對共雇用37萬人的豐田,加上其投資的相關供應鏈來說,要持續照顧這些人,是很大的挑戰。
因此,豐田在2019年免費開放油電混合車兩萬多件專利到2030年,希望共享零組件技術,並希望藉此吸引更多車廠投入研發,使油電車不致成為過渡性產品。
此外,豐田還研發全新引擎,可以使用汽油、合成燃料、生質能以及氫燃料,延長引擎的使用壽命。今年五月底,豐田、馬自達(Mazda)和速霸陸(Subaru)宣布將共同開發新一代引擎動力,重點是開發出使用能達到碳中和燃料的引擎。「引擎也是一種(達到碳中和)必要的多元途徑技術,」去年接任豐田社長的佐藤恆治說。
「關於碳中和,最重要的是要記得『敵人是碳』,」豐田章男提醒。純電動車不是唯一的手段,我們應該反思,純電動車是否反而變成大家發展的目標,模糊原本碳中和的目的。
發佈留言